中國新聞網-上海新聞
上海分社正文
《科學大先生》新書上海首發(fā)向中國科學奠基者們致敬
2025年04月24日 17:20   來源:中新網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23日電(記者 陳靜)記者24日獲悉,由上海市樓宇科技研究會副理事長高文偉教授撰寫《科學大先生》新書在智慧廣場“智慧海全國總工會職工書屋”首發(fā)。上海市科協(xié)、上海市樓宇科技研究會、上海交通大學等指導、主辦、承辦單位的負責人以及來自上海市各個領域的學者教授。

  《科學大先生》的出版體現(xiàn)作者高文偉教授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在世博中心、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等上海地標性重大工程中,擔任負責人,組織科研攻關,屢獲科技進步獎。近年來,他把建筑數字化轉型和智慧樓宇信息系統(tǒng)的研發(fā)與推廣運用,作為自己的主要使命。

  智慧廣場“智慧海全國總工會職工書屋”是在靜安區(qū)、曹家渡街道范圍內培育的“樓宇黨建”和“樓宇經濟”的典范樣板之一,也是“上海建筑數字化轉型和智慧樓宇信息化建設的標桿”,而智慧黨建也是智慧樓宇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大先生》的作者高文偉教授就是這項重大科技轉型事業(yè)最著力的推動者之一。

  據悉,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科學大先生》一書包括三大部分:背景:中央研究院早期歷史沿革及第一屆院士的產生;主體:第一屆院士生平與學術成就;啟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科學。在《背景》一章中,高文偉教授用不長的篇幅全面回顧中國的科學發(fā)展過程。

 

 

  在《主體》一章中,作者把第一批院士按照數理組、生物組、人文組等三個組別,共計81人。作者逐個對每一位科學家的生平和學術貢獻作了比較完整又簡明的介紹。在《啟示》一章中,高文偉教授不僅介紹了第一屆院士的去留情況,還對其原因作了客觀的分析,隨后引入如今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與當年的中央研究院學術上承前啟后的關系。

  高文偉教授表示,《科學大先生》這本書,就是為了向中國科學的奠基者們致敬,并希望通過本書,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第一代科學家們身上的創(chuàng)新精神,奉獻精神,攻堅克難、艱苦奮斗精神以及他們深深的愛國情懷,向他們學習,激發(fā)后人繼承這些精神并發(fā)揚光大。

  高文偉表示,科學是世界各民族促進人類發(fā)展和進步的先進思想的結晶,科學是為全人類服務的。因此,我們要更加主動地、更加熱情地擁抱科學,要用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武裝我們的頭腦,促進我們中華民族又快又穩(wěn)又好地健康發(fā)展。

  上海市樓宇科技研究會名譽理事長鄭惠強教授作為本書序言的撰寫者對高文偉教授本人學術水平和貢獻,給予高度的評價,說明該書的出版是他厚積薄發(fā)的作品。上海市樓宇科技研究會是上海市科協(xié)下屬以集成研究為特點的學術團體,是以智慧樓宇、養(yǎng)老科學為重要學術研究領域和以推行“科普文學”為主要特色的科普活動,其成果不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還成為國家團體標準,或者成為高層決策的重要依據。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李秋瑩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常年法律顧問: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