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wǎng)-上海新聞
上海分社正文
金小安《淺讀巴金<隨想錄>》新書分享會落地上海
2025年03月14日 20:56   來源:中新網(wǎng)上海  

  中新網(wǎng)上海新聞3月14日電(張亨偉)近日,以“不說謊 把心交給讀者”為主題的青年作家金小安的新書《淺讀巴金<隨想錄>》新書發(fā)布會落地上海書城福州路店。本次活動的出席嘉賓有:作者金小安,復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一級教授及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思和,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巴金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立民。

  這部《淺讀巴金<隨想錄>》,用大眾化的語言闡釋了巴金的經(jīng)典著作中包含的文學內(nèi)涵和時代意義。作者摘錄了巴金原文中的金句并加以解讀,回顧了當時的時代背景,深入淺出地為讀者還原了一位真實可親、孜孜不倦、嚴于律己、誠懇待人的巴金形象。

  巴金——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他五十年的文學生活可以概括為:不說謊,把心交給讀者!峨S想錄》是他的遺囑,他用生命之火履行一個知識分子應盡的歷史責任,情感是濃烈的,語言是真摯的。《隨想錄》共五集,即《隨想錄》《探索集》《病中集》《真話集》《無題集》!峨S想錄》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針對不同的社會現(xiàn)象和問題,闡述他獨到的想法,每一種想法里都包含了他的豐富閱歷和復雜感情,有些直接從話語里表達出來,也有的是弦外之音,一斑窺豹,未必都呈現(xiàn)在字面上。這也是金小安這本書的使命和意義所在——帶領讀者走近巴金、共情巴金、懂得巴金。

  在發(fā)布會的活動現(xiàn)場,作者金小安分享了本書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為讀者們分享了這一書名背后的故事。她說:“我曾嘗試著用理性而輕松的語言拆解文本去書寫,卻一邊寫一邊疼,那種捂住胸口卻遮掩不住撕裂感的疼!边@是她第四遍閱讀《隨想錄》,本以為這本書已不算陌生,能夠駕輕就熟,甚至某些篇章只需“掃”一眼便能落筆成文。然而,又一次敗在了自己的過度自信和淺薄面前!啊峨S想錄》的深邃與廣博,豈是草草幾遍閱讀就能輕易領會的?更不要提在這閱讀過程中那種直戳心扉的精神痛感了!边@種痛感來自她與巴金先生的共情。

  她坦言:“任何時候,只要有機會讓更多的人走近巴金、了解他的作品,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一切,堅定地說:‘我來!’這是為何呢?我的導師陳思和教授今年71歲了,他仍自稱為‘河底的石頭’,執(zhí)著地熱愛著他的崗位與文學。我渴望推開這扇門,讓那些對巴金先生感到陌生的人,先看到他的樣子,然后再用我后半生的時光,一點一滴地,去夯實這條‘了解之路’。我當然知道自己所做得還遠遠不夠,但我將矢志不渝地繼續(xù)前行。因為敬愛的巴金先生,我也期盼生命花開!

  嘉賓陳思和教授指出,過去,文化思想領域發(fā)生過多次爭論,有過激烈沖突,也有過左右徘徊。巴金是身在其中的過來人,他緊緊盯著時代進步的步伐,積極參與文化領域的各種爭鳴,以他德高望重的身份,有力地支持了思想解放運動。要了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思想文化,不能不讀這本博大精深的《隨想錄》,它包含了極為豐富的內(nèi)涵,涉及政治、思想、文化、倫理道德、歷史反省、人性懺悔、生命感受等多個領域。

  陳思和教授強調(diào),研究《隨想錄》呈現(xiàn)出多種多樣的角度和路徑,其中一種方法,就是金小安在這本《淺讀巴金〈隨想錄〉》里所采用的方法,逐篇閱讀,逐篇體會。要讀懂《隨想錄》不那么容易,需要我們下功夫,在不同的篇章里獲取不同的精神營養(yǎng)。因此,金小安這種文本細讀的方法是靠近、理解《隨想錄》的一把鑰匙。

  嘉賓周立民館長稱,起初,他讀完這本書,覺得這位女博士太“虎”了,虎虎有生氣。要想打開積蓄巴金一生的經(jīng)驗和穿越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知識分子歷史的這部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好這項工作很不容易,以致這么久了,還是孤獨的巴金、寂寞的《隨想錄》。他說道,“金小安試圖用普通讀者都能夠聽得懂的語言,而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學術(shù)話語向讀者傳達巴金的心聲和憂思。金小安這樣的解讀方式或許更適合今天的去歷史化的青年讀者。比那些反思、教訓、總結(jié)等大道理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把青年讀者吸引到《隨想錄》的文本上來,吸引到巴金先生所描述的語境里,這才有做進一步縱深探索的可能。”

  談到本書的獨特之處,周立民館長說道:金小安的一大武器就是:共情——與巴金的思想感情共情,與《隨想錄》的文字和觀點共情。她用力抓住《隨想錄》的文本淺表和巴金的情感表達!峨S想錄》缺的不是無謂的贊揚,也不是不著邊際的批評,首先應是閱讀,是每一個感興趣的讀者心平氣和地閱讀,只有直面巴金的文本,才有進一步的評判和議論的可能。

  《淺讀巴金<隨想錄>》這本為讀者帶來了一場思想的盛宴,無論是當代的年輕人,還是飽經(jīng)風霜的中老年人,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共鳴。真摯的巴金、可愛的巴金、勤懇的巴金、善于反思的巴金,都可以在金小安的這本書中不斷具象化。本次分享會吸引了多家媒體和近百名讀者的參與,現(xiàn)場氣氛熱烈,嘉賓和讀者一起了解巴金、走近巴金。(完)

注:請在轉(zhuǎn)載文章內(nèi)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張亨偉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常年法律顧問: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