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上海新聞
上海分社正文
古塔園林在數(shù)字場域“激活”音韻之美
2025年04月04日 22:38   來源:中新網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4日電 (記者 王笈)清明假期,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推出“時空榫卯——從北魏到未來數(shù)字影像與聲音交互展”,通過數(shù)字音畫結合、AI交互裝置、VR沉浸式體驗等方式,在數(shù)字場域中“激活”東方傳統(tǒng)建筑的音韻之美。

《通天塔》。 上海音樂廳 供圖
《通天塔》。 上海音樂廳 供圖

  本次展覽共呈現(xiàn)5部創(chuàng)意作品,分別為《通天塔》《螺鈿桃花源》《宋檐逸夢》《“巴洛克式”觀音兜?》《未明之境UNSEEN》。

  其中,《通天塔》的聲音設計以人聲與佛缽、編鐘等中國傳統(tǒng)打擊類樂器為主,視覺設計以塔的形狀結構為核心進行變化發(fā)展,在音畫結合中展現(xiàn)北魏年間永寧寺塔的宏偉壯觀。據《洛陽伽藍記》記載,永寧寺塔的高度約為“百丈”,甚是雄偉,可惜因一場大火而消失。

《螺鈿桃花源》。 上海音樂廳 供圖
《螺鈿桃花源》。 上海音樂廳 供圖

  《螺鈿桃花源》以螺鈿漆器的幻彩美感和“桃花源”的精神內核為靈感,運用AI即時解析手勢的技術,讓觀眾通過實時互動生成獨一無二的水墨山水畫與原創(chuàng)音樂。該作品不僅是一次關于東方美學的現(xiàn)代演繹,也是一次打破傳統(tǒng)與未來邊界的跨學科實驗。

  《宋檐逸夢》是一部完全基于人工智能視覺技術的創(chuàng)新之作,聚焦于光線在宋代建筑屋檐、廊柱及庭院間的動態(tài)作用,通過光影交織揭示宋代建筑的優(yōu)雅,營造出超越時空的意境美。

《“巴洛克式”觀音兜?》。 上海音樂廳 供圖
《“巴洛克式”觀音兜?》。 上海音樂廳 供圖

  《“巴洛克式”觀音兜?》嘗試將裝置與舞臺轉化為文化傳播與交流的沖突現(xiàn)場,通過數(shù)字影像、舞臺燈光和對巴洛克音樂的采樣與再編曲,致力于揭示以巴洛克為例的外來藝術語匯在傳入中國后的矛盾性與復雜性。

  《未明之境UNSEEN》則運用民族風格和部落文化元素構建了一個超越理性認知的奇幻世界,是一場超越二元對立敘事的VR哲理性大空間沉浸式探索作品。其靈感來源于對現(xiàn)代科學理性與古老文明認識論之間裂痕的反思。

  據悉,“時空榫卯——從北魏到未來數(shù)字影像與聲音交互展”將持續(xù)至4月26日。(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王笈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常年法律顧問: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